西番雅書的歷史場境十分清楚: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。(番一1)
從列王紀我們知道,約西亞被形容為「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」的好王:「在約西亞以前,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的歸向耶和華,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;在他以後,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。」(王下二十三25)
我們所熟悉的,是約西亞的「宗教改革」:重修聖殿、發現律法書、嚴守逾越節。。。
似乎,一切美好。。。
可是,西番雅書卻是在這「美好境地」大唱反調。他為何這樣做?《西番雅書》開宗明義的說:「耶和華的話臨到。。。」。這是先知所接受的召命,不得不從。所以,先知書就在這「美好」的時刻,一錘定音:
耶和華說: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。(一2)
這是創世信息的「倒轉」,但這當然不是耶和華真正的心意。因為從西番雅書之後的描述中,我們可以隱約見到在一幅荒涼的圖畫中,群畜「安然居住」的情境(這情境其實在《以賽亞書》中也有出現)。
14 群畜,就是各國(國:或譯類)的走獸必臥在其中;鵜鶘和箭豬要宿在柱頂上。在窗戶內有鳴叫的聲音;門檻都必毀壞,香柏木已經露出。 15 這是素來歡樂安然居住的城,心裡說:惟有我,除我以外再沒有別的;現在何竟荒涼成為野獸躺臥之處!凡經過的人都必搖手嗤笑她。(二24~15)
而更重要的,是在這「美好」的處境中,出現了「餘民」(remnant)的記述,而這些「餘民」,似乎就是在這「輝煌」外衣後面,那些真正屬於耶和華的人:
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,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!當尋求公義謙卑,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。(二3)
12 我卻要在你中間留下困苦貧寒的民;他們必投靠我─耶和華的名。(三12)
原來,在「耶和華的選民」中,有「真正屬耶和華的民」。
在今天的「教會」(physical church)中,有「真正屬上帝的教會」(real people of God)
西番雅書的信息其實十分簡單直接:
在一遍美好的外表中,西番雅帶來「毀滅」的信息,從一4開始,直接說出祂的「攻擊」要來到猶大和耶路撒冷,因為他們的信仰其實是一個虛假的信仰,他們口說敬拜耶和華,但其實在內裏更和「瑪勒堪」起誓(說起這「瑪勒堪」,其實原文是malekom,根本就是學希伯來文初階已會學到的字「王」[melek]加上一個pronominal suffix “mem”所變出來的字,就是「他們的王」,這是否正正說明他們當時其實在向「權力」敬拜,附庸權勢?),他們心中的信仰根本就是「關神屁事」的信仰:「他們心裏說:耶和華必不降福,也不降禍」(一12),以今天的話來說,那些在玩弄權力的,是一大群「耶撚」;所以,耶和華的毀滅將要臨到。
接著,從二4開始,就是毀滅的example:耶和華要毀滅在猶大週邊的強勢,使他的子民(子民,和真的子民)看見,一切權勢在耶和華的手中,跟本不堪一擊,根本不應追求!
從二15開始,耶和華對猶大耶路撒冷的審判就出現了:
「這是素來歡樂安然居住的城,心裏說:「惟有我,除我以外再沒有別的」」(二15)--正正是這高傲的群體,被形容為「悖逆污穢」(三1),因他們「不聽從命令、不領受訓誨、不倚靠耶和華、不親近他的神」(三2),他們的領袖被形容為「咆哮的獅子」(使徒彼得曾以此形容撒旦),又如「晚上的豺狼」(三3),他們的宗教領袖,先知又被形容為「詭詐的人」,祭師更被形容為「褻瀆聖所,強解律法」(三4)。一句說清,這外表看似選民的,其實只是一群披著敬虔外衣,但卻掌握權力的領袖。耶和華的毀滅,正正就要來到這些「看似選民」中。
這是耶和華的最後警告,但可悲的是,耶和華也早知他們根本是瞎了眼的,是根本不會聽的:
6 我─耶和華已經除滅列國的民;他們的城樓毀壞。我使他們的街道荒涼,以致無人經過;他們的城邑毀滅,以致無人,也無居民。 7 我說:你只要敬畏我,領受訓誨;如此,你的住處不致照我所擬定的除滅。只是你們從早起來就在一切事上敗壞自己。(番三6~7)
這是愛的表現:明知唔聽都要講,即使講了帶來的回報是憎惡。
然而,耶和華的意念並非毀滅的意念,乃是拯救的意念;所以先知書最終的信息,是要在毀滅中為真正的子民帶來盼望。我們因此看見西番雅書以「敬拜讚美」作結:
16 當那日,必有話向耶路撒冷說:不要懼怕!錫安哪;不要手軟! 17 耶和華─你的 神是施行拯救、大有能力的主。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,默然愛你,且因你喜樂而歡呼。 18 那些屬你、為無大會愁煩、因你擔當羞辱的,我必聚集他們。 19 那時,我必罰辦一切苦待你的人,又拯救你瘸腿的,聚集你被趕出的。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,我必使他們得稱讚,有名聲。 20 那時,我必領你們進來,聚集你們;我使你們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,就必使你們在地上的萬民中有名聲,得稱讚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(番三16~20)
那作「真正子民」的,在這刻要作的是默然等候:「 耶和華說:你們要等候我,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;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,聚集列邦,將我的惱怒─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她們身上。我的忿怒如火,必燒滅全地。」(番三8)
耶和華要在「祂的選民」中,作煉淨的工作,好讓「那真正屬神的子民」能得著最終的拯救。
十二先知中,對毀滅前的警告到此為止。在西番雅書之後的《哈該書》、《撒迦利亞書》、《瑪拉基書》,就是描述猶大亡國、聖殿被毀後的境況了。
今天,這是否也是教會的寫照?我們這信仰群體又在什麼處境中?西番雅書為猶大子民在「美好」的處境中帶來最後警告,今天上帝又透過誰為我們帶來警告?
「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,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!當尋求公義謙卑,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。」阿門!